當初算是硬著頭皮做了這個主題....其實我對古典/跨界音樂的了解並不是很夠,所以每天在粉絲團上寫推薦文之前,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做功課。但也因為讀了很多資料,漸漸覺得古典音樂很有意思。
以下把各首曲子的簡介集結起來,希望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感動的元素!
巴哈: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CicM6i59_I
還記得有一次在看文茜的世界週報時,其中一段節目的開頭配樂就是這首曲子。悠揚的大提琴聲太迷人,讓我差點無心再看電視節目本身XD
請大家一定要聽聽看,相信大家一定會覺得很耳熟:)
有請華人世界的驕傲──馬友友,來為我們演奏。
他拉大提琴的表情很銷魂。
董運昌 - 左岸印象
http://vlog.xuite.net/play/TEc2dmxXLTMwNDU1MjcuZmx2
〈左岸印象〉,現為《一步一腳印、發現新台灣》節目配樂,收錄於第十四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《第33個街角轉彎》。
最早聽見董運昌,其實是在第2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(就是阿密特得獎那年)。那年,董運昌以《那不勒斯藍色夜》同時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和最佳作曲人獎,典禮中播放的曼陀林片段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後來我就特地去找了董運昌的專輯來聽,結果發現《第33個街角轉彎》比《那不勒斯藍色夜》更好聽!清脆悠揚的吉他聲搭上手風琴,完美營造了恬淡閒適的旅人意象。
偶爾,我們都會做些關於旅行的夢。在夢中,我們遠離了喧囂的水泥叢林,漫步在充滿優雅情懷的小鎮。在那裡,我們信步走過第33個街角,然後轉身創造燦爛多采的異國回憶....
德布西:月光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LXl4y6D-QI
2013年8月22日,Google Doodle 推出了浪漫優美的音樂動畫,紀念法國作曲家德布西(Claude Debussy)的生日。其背景音樂採用了德布西最知名的作品之一〈月光 Clair de lune〉,那也是我第一次認真聽德布西的曲子。原來,這首〈月光〉是《貝加馬斯克組曲 Suite bergamasque》全組曲中的第三部分,屬於德布西從傳統浪漫派踏入印象樂派樣式前的過渡時期作品。然而印象派的朦朧美在此曲中已充分展露,猶如置身月光閃耀湖面的搖蕩小船上。
而這首膾炙人口的鋼琴曲,乃是根據詩人Paul Verlaine 的詩《Clair de Lune》所譜寫。在詩中,假面舞者們隨著魯克琴聲翩翩起舞,那奇異的化妝之下,分明是他們極欲隱藏的哀傷......
那麼寧靜美麗,又憂傷的月光。
讓我們一起聆聽......
林海 - 月光邊境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t9smIfua2s
聽完德布西的月光之後,換來聽當代華人作曲家林海的〈月光邊境〉!
林海是大學時期的室友學姊推薦的。那時候學姊主動把《流動的城市》這張CD專輯借給我聽。我當時跟林海不熟,還問學姊說林海是男生還是女生(答案是男生)。話說《流動的城市》當年也有入圍金曲獎喔,可是為什麼沒有得獎呢?因為它被前兩天介紹的《第33個街角轉彎》幹掉了XD
林海好聽的作品實在太多,使得我在寫這篇介紹文之前猶豫了很久到底要放哪一首曲子。不過我們真的可以感到很驕傲,因為林海的鋼琴曲一點都不輸給凱文‧柯恩的綠鋼琴,你聽了就知道!
蕭邦:夜曲 Op. 9, No. 2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GRO05WcNDk
週五的夜晚
可以選擇與三五好友 出門小酌
或是就一個人 兩個人
製造一點浪漫
浪漫不能過於匠氣 最好還帶點知性
不需過於艱澀 但一定要能讓人輕易沉醉
屬於「浪漫樂派」的蕭邦
就很符合我心裡對於浪漫的憧憬
而如詩般纖細的夜曲
最適合用來襯托寧靜無雲的夜晚
這首曲子也是我母校圖書館的閉館音樂
每次K書K到聽見這首歌時 就知道
嗯....該回宿舍洗洗睡了....
有請蕭邦神手─魯賓斯坦
來為各位彈奏這首 蕭邦最夯的作品♥
李斯特:艾斯特別莊的噴泉
http://youtu.be/2DoGOGS3lC8
之所以會跑去聽李斯特
完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書
我就只是google「Arrau Liszt」然後挑一個來聽
結果就愛上了
翻開樂譜
一串串音符如羽毛般 細密流動的線條
而樂音本身
真的就如噴泉般 有著涓涓水滴的印象
阿勞以曲子彈得慢為特色
每一個音符
觸鍵 力道 與指法 他都處理的極為嚴謹
彷彿是以哲學家的姿態
去沉思一行行的琴譜
而說到李斯特 就不得不拿來和同為浪漫時期的蕭邦做比較
李斯特剛強 蕭邦則含蓄內斂
兩人一剛一柔 饒富趣味
Les jeux d'eaux à la Villa d'Este
意為〈艾斯特別莊的噴泉〉
而艾斯特別莊 其實就是羅馬著名的千泉宮
在這邊也放上一張美景照讓大家欣賞一下;)
莫札特: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
http://youtu.be/_TZ108cXJdM
聽古典音樂怎能沒有莫札特呢?想要莫札特嗎?我給你莫札特!
(咦,那貝多芬呢.....)
莫札特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,是我在TED上聽焦元溥(張懸的哥哥)演講時聽到的。這首歌以惆悵的小調開始,中間也一度轉變成明亮的大調,但其憂傷卻是難以掩蓋。莫札特譜寫此曲時,正逢人生中的低潮。他離鄉背井來到巴黎(i.e.歐洲天龍國),當時還沒有人賞識他(連22K都沒有),母親又不幸過世。正是在這樣困頓的時刻,他寫出了這首感人至深的作品。
我很喜歡焦元溥在演講中提到的一個概念,那就是:音樂的意義,唯有在你被感動的時候才會成立。如果你不喜歡古典音樂,沒關係,因為你還有愛──還有機會被其他的藝術形式所感動!:)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